哪些疾病适合中医药治疗
哪些疾病适合中医药治疗
慢性疾病
中医注重整体观念,诊疗时特别注意根据脏腑间的相互关系,综合分析人体各脏腑的功能平衡,擅长于辨症论治。因此,中医对肝炎、肾炎、支气管炎、慢性肠炎、胃炎、肺气肿、贫血、糖尿病及老年期的消化、内分泌、神经、心血管等系统的慢性疾病有相当好的效果。
大病初愈
大病后,患者往往会出现乏力厌食、失眠、消化不良、盗汗、低热等体虚的症状。此时采用中药治疗,能使患者较快地恢复健康。
妇科疾病
痛经、月经失调、功能性子宫出血、乳腺增生、更年期综合征、妊娠反应、产后无乳、回乳等妇科疾病宜看中医。相对而言,用中医中药治疗较安全,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给孕产妇、婴儿带来的危害,而且用中医中药治疗妇科疾病不仅治标还可治本。
儿童疾患
儿童尤其是幼儿有病时,无论是患儿还是家长都很难准确地叙述病情。而中医儿科可采用望闻问切的传统方法,并结合现代化的化验检查,经过综合分析,可准确地诊断病症并对症下药。
疑难疾病
各种肿瘤病人在手术和放化疗后,合理地采用中医治疗可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延长生存期。阳痿、遗精、少精、女性不育、阴冷、神经官能症、面瘫、麻痹、脱发、风湿、牛皮癣、白癜风等疑难病若用中医中药治疗,很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。
许多人自觉有病,但经各种现代化检查、化验后,仍难以确诊时宜看中医。如气虚盗汗、耳鸣、肢麻、肢冷、腹胀、便秘、溏泻、小便频数、夜尿,难以确诊时宜看中医。上述症状以及口渴、胸闷、狂躁、忧郁、精神萎靡、身倦无力、头晕眼花、失眠健忘等,对西药过敏或有严重副作用时,亦可改用中医药治疗。
冬病夏治疗法的适应症及禁忌症
冬病夏治疗法就是对冬季气候寒冷时好发及感寒后易发的些宿疾,在夏季气温高和机体阳气旺盛时,给予养阳补益的治疗方法,从而祛除体内沉积的寒气,调整阴阳,达到阴平阳秘,宿疾得以恢复。那么,冬病夏治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有哪些呢?
冬病夏治系列疗法适用于阳气不足、肺气虚弱、虚寒疼痛和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的疾病。具体适应病症如下:
1、内科病症:体虚感冒,支气管哮喘,慢性阻塞性肺疾病,慢性支气管炎,风湿或类风湿性疾病,冠心病,脑血管病,偏头痛,便秘,失眠,高脂血症,慢性胃炎,慢性结肠炎,
2、外科病症:股骨头坏死,退行性骨关节病变(颈椎病,肩周炎,腰椎间盘突出症,膝关节疼痛等)。
3、妇科病症:痛经,乳腺小叶增生,子宫肌瘤,慢性盆腔炎等。
4、儿科病症: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,小儿夜啼,厌食(疳积),遗尿,流涎等。
5、五官科病症:变应性鼻炎,耳鸣耳聋,口腔溃疡等。
6、其它病症:冻疮,免疫功能低下,阳虚体质,气虚体质,痰湿体质等。
禁忌症如下:
1、皮肤有创伤、溃疡、感染、皮肤疾病者禁忌敷贴。颜面五官部位、关节、心脏和大血管附近慎用敷贴。孕妇、糖尿病患者、结核病、艾滋病或其它传染性疾病慎用敷贴。
2、高热、大量吐血、中风闭证及肝阳上亢头痛,般不适宜用灸法。部分在头面部或重要脏器、大血管附近的穴位,应尽量避免施灸或选择适宜的灸法,特别不宜用艾柱直接灸。另外,孕妇少腹部禁灸。
3、发热性疾病、出血性疾病、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冬病夏治一系列疗法。